会晤表面和气实则无实质进展
美乌欧三方会晤看似”和气收场”,实则暗流涌动。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上称赞会晤”很好”,特朗普也称之为”富有成效”,但细看各方表态就能发现,这不过是外交辞令的例行表演。欧洲领导人虽然参与了会谈,却明显被边缘化,只能强调”欧洲需要更多参与权”这种苍白诉求。
会晤中最具戏剧性的莫过于特朗普突然宣布启动普京与泽连斯基会晤的安排。但这种”突袭式外交”真的能难题解决吗?俄罗斯方面的反应就很能说明难题——俄总统助理乌沙科夫的通报只字未提俄乌总统会晤,专家更是直言”没那么快”。
欧洲角色尴尬沦为旁观者
媒体谈美乌欧会晤时,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欧洲的尴尬处境。会晤采用”美国先与乌克兰单独谈,再开展大范围会谈”的安排,欧洲被排除在核心谈判之外。德国总理默茨虽然透露了普京可能在未来两周会晤泽连斯基的消息,但这更像是被动接收信息而非主动参与决策。
欧洲在乌克兰事务中本应扮演重要角色,毕竟乌克兰危机直接影响欧洲安全格局。但现实是,美国主导了整个议程,欧洲连”陪跑”都算不上,更像是被邀请来鼓掌的观众。难怪评论指出”欧洲什么都没得到”,这种边缘化处境让欧洲领导人脸上无光。
乌克兰危机依旧无解 各方算盘难达成一致
会晤后,乌克兰危机依旧是一团乱麻。美国既不愿支持乌克兰收回领土,也不愿以停火作为谈判基础;俄罗斯对总统级会晤态度暧昧;欧洲想插手却找不到入口。三方各打算盘,难达成实质性共识。
最讽刺的是,虽然会晤避免了”白宫吵架”的尴尬场面,但这种表面和气对难题解决毫无帮助。正如评论指出:”掌声过后,难题依旧”。乌克兰仍强调领土与主权的重要性,俄罗斯坚持自己的谈判条件,美国则想把责任推给欧洲——这样的僵局,单靠一次”和气”会晤怎么可能打破?
媒体谈美乌欧会晤得出的重点拎出来说很明确:这是一场没有赢家的外交表演。欧洲尤其尴尬,本想提升在乌克兰事务中的话语权,结局连谈判桌都没挤进去。未来局势会怎样进步?恐怕还要看美俄这两个真正的主角怎样博弈,欧洲和乌克兰都只能被动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