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职场中,“996”这个词几乎成为了职业的代名词。有些人觉得996真的非常累,仿佛在无尽的加班中耗尽了所有的精力;而另一些人则表示怀念这种忙碌,由于它带来了安全感。那么,996真的很累吗?我们来聊聊这个难题。
忙碌的背后:安全感的获取
开门见山说,99%的人在面对996的职业时,都会有一种矛盾的心态。你会发现,一方面,对于加班的无奈和疲惫是显而易见的,但另一方面,忙碌的情形却带来了一种被需要的错觉。曾几什么时候,忙碌意味着职业顺利、表现杰出,但如今却往往被领会为“我还有价格”。
曾经,我们习性在加班后分享“我今天又996了”的压力感,似乎强调这是一种对生活的投入。然而,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开始怀念这种情形呢?是不是由于在忙碌中,反而感到更有成就感和安全感?闲暇的时光往往让人感到无所事事,甚至会带来一种被抛弃的恐慌。
变化的经济环境带来的无力感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职场的竞争愈发激烈。曾经的增量时代变成了存量时代,大量人才在市场上争夺有限的机会。很多人在35岁左右,明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能,却发现自己逐渐被边缘化。这种无力感让人对996的疲惫更加深刻。
在这样的环境下,已经没有几许人能轻松应对95后的创业潮。我们不再是简单的几台机器,默默职业,而是在职场上与无数人竞争,每个人都在拼命展示自己的价格。这种竞争压力,反而让996成为了一种心理上的“护身符”,仿佛在996的日子里,还能坚持下去,才有机会活下来。
996是消耗还是投资?
当我们再回头审视自己的996情形,不禁要问,这种忙碌真的是奋斗的投资吗?很多人会发现在996的背后,其实是消耗型的内卷。每天的职业都是为了追赶“别人还在干”,而不是为了自己的职业进步而奋斗。为了经理的好评,或者为了老板的满意,结局却是自己扛下了更多压力。
你是否也在感叹:我的加班努力,到底换来了什么?或许,能换来一点点临时的认可,但长远来看,却并没有实质性的回报。这时候,也许我们就应该思索,自己要的到底是什么,是继续在这条加班的路上滚动,还是利用这段时刻积累真正的专业能力?
重点拎出来说:找到职业的真正意义
最终,让我们聊聊怎样应对996的疲惫。我们不能忽视996带来的心理压力,但更不能放弃对未来的追求。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找到职业的真正意义变得尤为重要。
如果你的职业仅仅是消耗时刻,那就应当学会摆脱这种情形,寻找能让自己成长的机会。反之,如果你能在忙碌中获得不断的提升,无论是技能还是职业进步,那么即使996也未必是完全的疲惫。与其抱怨,不如转变思路,努力打造自己能掌控的未来,这才是真正的“福报”。
说到底,996真的很累吗?这需要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处境来判断。无论怎样,学会在忙碌中寻找平衡,抓住机会,才是我们应对职场疲惫的最佳策略。